镜头底下满载人生

“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,20多岁最重要的事是成家立业,这同现在20岁男孩拼搏、奋斗在事业上不一样,当时的观念就是成家方可立业。”或者在20多岁可以任性做喜欢做的事,但30是道坎,30岁之前朱老师是一名川剧演员,科班出身的他曾多次参加剧院出访国外的演出活动,当事业上取得一定造诣的时候他在琢磨着自己今后的路如何走。

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,20多岁的朱老师先后有了两部相机。第一部是朋友在德国旧货市场淘回来的胶片相机,第二部则是他省吃俭用用一个月工资买的海鸥牌相机,现在还记得海鸥相机的价格,75元,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
在那之后,每次随团走南闯北演出,朱老师都会带着他的相机四处拍照,他感兴趣的不只是花花草草和祖国的大好河山,更是身边发生的那些看似平常、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新闻事。川剧演员与摄影记者,看似完全不同的职业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,就是靠个人的努力、奋斗成就事业。

所以当朱老师的一件件摄影作品投稿发表后,他爱好新闻摄影之心一发不可收拾,也越发觉得自己适合做这行,加上男演员的职业生涯有限,特别是武生的角色受年龄、身体条件的限制,所以在33岁那年正式转做了媒体,一门心思做到现在。朱老师说,“30岁最大的变化就是心态的转变,开始发现不能凭着自己喜欢就做下去,而是要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打算。”

2人过四十路越走越宽

卡夫卡小说中的格里高利对40岁充满了恐惧:害怕自己一夜醒来会变成一只虫,感觉自己的身体并非自己所有,是太太的先生,儿子的爸爸,父母的儿子,单位的一个小职员,社会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,自己还没有开始转动的时候,身后就有多重力量逼着你疯狂地转动。但朱老师的40+,“豁然开阔!整个人生都豁然开阔!”正因为年岁的增长,阅历的丰富,良好职业习惯的培养,让他做个有心人,对任何事打个问号深究到底,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。

在都江堰震后灾区,朱老师说自己不忍心举起手中的相机对准那些痛苦的面孔,但客观地、真实地记录现场是他的使命。那张《心手相连》是别样的温情,让全国人民心连心。在他的镜头记录之后,十岁的成都芭蕾舞女孩姚启凤被全国媒体、大众所关注,也圆了小女孩同“芭蕾公主”侯宏澜共舞的梦想,更让她今后的路走得更好。在日本重灾区的7天上演了一个完整的穿越辐射区、见证日本灾区的故事,朱老师当时就一个念头,近些,离灾区再近些,他说:“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,那是因为你走得不够近!”媒体人有时候就是有那么一股劲,为了新闻的真相及全部不顾一切!

朱老师说自己是个感性的人,现在还时常像个年轻的小伙子想到什么就冲动地想去做,这样挺好,谁说男人四十就一定得庸俗无奇、索然无味了呢?朱老师拥有摄影家细腻的内心世界、精准把握光影构图的摄影技巧、戏剧中用典型场景、典型人物层层推进故事发展的手法,以及极其富有责任感的图像表达方式,和最成都的文字描述记录下这座城市走过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变化。“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态度,当你看过足够多、经历过足够多之后,你会发现最希望留住的还是最初的纯真。所以我的挺多记录城市市井生活的照片,与其说是让人文精神与这座城市相融合,不如说是在找回我自己认为现阶段男人最为重要的——一种充满善意、平和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!”

朱建国

他是《华西都市报》首席摄影记者,几十年的摄影经验和作为新闻人的敏锐力,让他用极其富有责任感的图像表达方式,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新闻事件,记录下这座城市中最平常的人文瞬间。

他的男士宣言——

追求纯真、回归纯真!纯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态度。人到中年当,你拥有一种充满善意、平和积、极乐观的态度你,就拥有一颗纯真的心。在我的摄影作品中﹃纯真﹄至关重要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行业资讯» 镜头底下满载人生
分享到: 更多 ( 140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