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立体拍摄经验总结

  发现一些新手拍摄的立体感不够,多数是间矩和物矩没掌握好.造成纸片感或胀眼.结合我自己拍摄近矩立体和远矩立体的一些经验和方法,在这里抛砖引玉,希望能对新手有所帮助,也希望高手来指正,互相交流才有提高哦。

  “物矩”是指被拍摄物体与相机的矩离;
  “间矩”是指双机镜头的矩离,也有称瞳矩,镜矩的微矩:单机平移,这里暂不说微矩拍摄的内容,请飘过。
  近矩:指物矩约在5-10米。建议使用双机架,带水平仪(立体拍摄中,画面水平很重要)。
  近景间矩:只有视差合适,才能拍出漂亮的立体感。主体清晰,不胀眼,无纸片感。如果背景视差太大,双眼所见不同的东西差别太大,人眼难于重合,就会胀眼。下图是合理的视差角度说明图.

15643
双机夹角控制在6度以内(如上图):大家记住这一点。
  左右画面完全重合的地方,就是与屏幕齐平的地方。控制出屏入屏就靠这个了。如果背景画面重合,多数就出屏。如果前景重合,那就是入屏。如果是中景重合,那就是背景入屏,前景出屏。这也是独兄实拍立体DV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。我的方法就是在两部卡片机的预览屏上正中的地方,点上一个点以控制重合点.

视差夹角控制在12度以内.

  这是根据人眼的最佳立体观看角度,就是不能超过12度.超过就会胀眼,双目重合困难.所以,立体拍摄也一样..如果轻微超过12度夹角,估计人眼也能调节,累眼,而且立体感会不太自然。严重超过12度夹角的,就毫无立体感可言了,只会胀眼。
  我们可以依此目测大约物矩,视物矩离大小,适当调整间矩。如果被拍摄物在3米左右,可以模仿人的瞳矩, 间矩约6CM,或者10CM就可以了。如果物矩在10米,可加大间矩,按30:1或50:1的比例,粗略计算约12cm~15CM就可以了。
  这要根据拍摄的景物,合理安排前景,中景,背景的比例。如果有前景,但主体是中景,还是得按前景的物矩计算,不然前景就胀眼睛了。
  学会拍近矩了,我再说说远矩。 远矩立体要有模型感,就必须有足够的视差。如果只按人眼瞳矩,超过100米以外的东西,人眼基本上看不到视差,怎么拍也是平面的感觉。多大的间矩才合适呢? 我们完全可以参照上图合理视差的原理,和30:1或50:1的原则,大约估算合适的间矩。
这也要考虑到被拍摄物体的前景中景和背景。因为把远矩离的景物拉近来拍,就变成前景或中景了。
  如果拍远矩,最近的景物离相机约300米。那么简单计算:大约10米间矩就可以了。当然不必要死记硬背,完全按照标准的10米来拍,8米,9米,12米,13米间矩都可以的。
  如果物矩150米,只要间矩5米就够了。如果更近,则相应减少间矩,不用太精确,因为如果在人眼的适应范围内,是可以自动调节的。没有超过人眼夹角的角度12度的范围,一般取在6-9度,大可放心拍摄,不会因为间矩过大造成视差角度过大,人眼无法重合而胀眼。初学者可以多拍几组不同间矩的照片,取得自己认为立体感最合适的间矩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行业资讯» 3D立体拍摄经验总结
分享到: 更多 ( 140 )